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公布,涉及多项科学仪器
- 编辑:5moban.com - 18行业格局或将从两家独大变成多强林立
上游涨价传导效应明显 下游企业降成本扩产能我们看到,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硅料和硅片价格上涨,让一些企业看到机会,或者研发新技术或者有新的进入者。浙江某企业高级副总经理 何达能:整个产业链目前为止,上游端的利润是比较好一些,中游端的利润它就是要看下游和上游,它作一个缓冲。
而硅片扩产相对简单,可以短时间内实现,因此一些龙头企业迅速扩大产能,来满足暴增的订单量。不仅如此,我们觉得,还有其他成长型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不是也面临同样的局面呢?值得大家来重点思考。硅料价格一年翻一番 光伏上游产能严重不足一家四川的硅料生产企业,作为光伏行业中最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它的市场份额占到国内最大。四川某企业首席运营官 萧圣义:目前大概是30GW左右,到今年年底大概是50GW,到明年我们应该到80GW,到2023年我们大概会到100GW,所以我们持续有一个扩产的计划。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光伏组件作为光伏装机前的最后一到生产关口,涉及到电池、玻璃等产品的组装集成,因此任何一个原料成本提升都会影响到光伏组件的价格,目前电池成本上升已经给整个组件带来近25%的成本上升,而玻璃价格刚刚出现回落,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整体成本,因此,组件的价格相比去年涨幅不是很大,这是为了让利给终端的发电企业。
由于硅料的扩产需要相当长周期,而国内硅料生产企业只有11家,有些生产规模还很小,因此制约了硅料的快速供应。那么涨价的传导效应在下游的表现又如何呢?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这里是浙江的一家光伏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企业的订单持续激增,数量同比超过一倍,由此带来上游原料供不应求,以至于价格高企。中国的硅料生产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供应端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进口替代。
这是因为硅片电池和相关的系统组件等内容方面技术壁垒较低,企业的产能可以迅速释放,进入市场的风险较低,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这类型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他认为,现在要计划拆分新疆大全回科创版上市,主要是因为国内证券市场的环境和上市规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间接说明了硅料生产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附加的行业,与以往市场对硅料生产的简单错误认知大相径庭。2021年3月16日,美国主流媒体称,美国最大的工会(劳联-产联)负责人Richard Trumka于3月12日致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要求拜登政府和国会禁止来自新疆的光伏产品进口,原因当然也是这个子虚乌有的强迫劳动。
我们依然有足够的毛利率来维持生产,所以一定会力争做到满负荷连续运行。实际上,新疆大全无论十年前赴美上市,还是十年后拆分子公司回科创版上市,都是站在特定的时间点对于公司最理性的安排。
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和2022年仅光伏组件规模对应的硅料需求约为58万吨和70万吨。毕竟有了高效转化的硅片,就必须要有能配套的电池技术才行。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在芯片领域,超高精度的单晶硅料供给,基本上都是一个投入市场即被秒光的局面。这种在行业内处于上游材料垄断地位的公司,一般情况下只要有盈利和正常发展,就一定会得到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同时,国内的投资人也能够有更多机会分享光伏产业高成长的红利。当初,国内硅料企业需要从国外引入图纸、设备、技术和专家,而目前各家主流企业都拥有自主研发或者买断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张龙根对「探客Tanker」表示,但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资本市场发生的错误认知,未来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股价会有上升的趋势。毕竟全球光伏行业用于制造光伏组件的多晶硅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新疆,而中国光伏组件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80%。
目前,美国企图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打压,原因也在于在最终市场端中国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冲击力太大。但企业的快速发展又急需大量的资金注入,所以赴美上市几乎是当时大全的唯一选择。
其实,多年来中国生产硅料的成本一直在下降,究其原因是整个行业的进步。一是硅料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而全球电能生产最充沛且价格最低的地方是中国的西部。
这意味着目前在硅料市场价格高企的状态下,即使现有类似大全新能源这样的企业扩产也需要很高的前期成本和较长时间的建设,所以硅料供不应求的情况还可能持续几年。大全新能源现在主要应对的依然是光伏的硅片产业,重点说就是单晶硅的光伏硅片。而且,在他看来,由于沟通更顺畅、投资人对光伏产业更深入的理解等因素,国内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可能会比美股更高,这样公司能够更好地获取长期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由于单晶硅高效太阳能面板的效率可以达到22%-25%,已经逐渐取代多晶硅的硅片,成为光伏产业的首选技术。甚至在纯度要求没半导体级硅那么变态的光伏单晶硅和多晶硅市场上,中国的硅料和硅片出口,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90%。因此,全球硅料巨头大量聚集在中国的西部,如新疆、陕西和甘肃这一带。
中国硅料产业链的地位从十年前完全没有技术和设备,到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中心和第一消费大国,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极其迅猛,甚至在2016年就已成为中国制造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另外,由于大全在硅料供应方面还落后于协鑫、新特和通威,其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依然不小。
印象科技派实话实说,不管是光伏产业需要的纯度中低级的高精单晶硅料,还是芯片生产企业需要的高纯度单晶硅料,现在都是一个卖方市场。据悉,大全新能源年产能7万吨,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
一切企业发展的未来,都要靠自己的产品说话。去年二季度中国国内单晶硅料的价格已经到了60元每公斤,基本上处于5年来的最低点。
虽然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样的专业化公司不为人瞩目。据「探客Tanker」了解,大全新能源在科创本版上的申请书,有一些数字非常引人关注,也体现了这家公司在核心竞争力上的大额投入。就此,相关专家在《环球时报》的采访中曾表示,从棉花到光伏产业,新疆的主要产业接连成为西方的狙击目标,其目的不仅是要对新疆进行产业灭绝,更是要试图破坏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合作。而相关的数据显示,叠加逐步爬升的产能后,符合光伏生产的硅料供给分别为57万吨和71万吨,硅料环节供不应求或紧平衡状态将延续。
从2月份遭西方抹黑以来,公司股价从130多美元跌到60多美元。比如从人员分布看,新疆大全的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比89.69%,体现了大全对研发的重视。
由于新疆本地的水力发电站附近的地域,基本上已被这些厂商占据,再加上他们专攻硅料生产所筑起的专利墙很难被突破,未来两三年,硅料行业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越来越强。我们在做硅料时不能粗放地做,不能单纯地就把一个厂变两个厂、两个厂变四个厂。
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大全销售的产品95%都是单晶级硅料。美国刚转行做财经评论员的原投行分析师丹娜黄对「探客Tanker」表示。
大全回归的未来事实上,2020年大全新能源已经被美国制裁中国光伏产业的措施影响到了。然而,在纺织业之外,美国早已盯上了中国另一大出口产业光伏制造业。因此,在硅料这个市场,谁能提供精度越高产量越大,价格越低的单晶硅料谁就能占得市场的先机。张龙根说,他认为大全新能源的成功,其实是继续专注于硅料领域的研发和提升,同时也会对新的技术路线保持高度关注。
此外,根据2020-2021年产能情况排名,国内市场前四的硅料生产企业依次为保利协鑫、通威、新特能源和大全新能源。他认为大全新能源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业话语权,现在急需解决的不是国际上的问题,而是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进步。
2021年3月9日大全新能源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上涨22.13%,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15日美股收盘,大全新能源在美股的股价上涨约530%,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830%。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能喊出那句要看市场答不答应,我觉得这是真正的现实。
一切违背经济规律的措施,都会碰得头破血流。2021年1月8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美国光伏产业的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发表声明,要求会员企业从新疆转移供应链,原因是新疆光伏产业存在强迫劳动,同时表示美国有115家光伏企业签订了声明。